近年來,銅仁市萬山區堅持黨建引領,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重點,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,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。從2016年開始,短短幾年,“小菌棒”食用菌走出了一條“大民生”“大產業”“大品牌”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。
“小菌棒”搞出“大民生”
中華山村是萬山敖寨鄉發展食用菌產業最典型的村,該村轄22個村民組,少數民族占85﹪以上,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.73畝,是典型的山旮旯,也是萬山區的二類貧困村之一,農業技術落后,生產力低下,曾經村民們長期過著“放牛好耕田,養豬盼過年;喂雞籌柴米,奔波為油鹽”的艱難日子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中華山村得知村里自然條件適合發展黑木耳、香菇等食用菌產業??礈拾l展機會后,在上級部門和村“兩委”的努力下,2016年3月,成立了中華山村方圓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。
圍繞做好農業產業革命這篇“大文章”,全村廣大干群團結一心“泡”在大棚產業里奮進創業。到2018年底,全村169戶貧困戶全部吸納為社員,并直接參與到合作社產業規劃、生產和監管等環節。同時,貧困農戶每畝耕地上可獲得保底股金800元/年,在合作社參與務工的貧困戶或農戶,每人每月還可領取工資2000多元左右,中華山村為全鄉走出了一條“食用菌脫貧路”。
目前,萬山敖寨鄉已有200多戶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;建成規范化生產大棚30余個,簡易大棚40余個,有效帶動精準扶貧戶260戶782人直接受益,輻射帶動該鄉1000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。
除了自身成功脫貧致富,敖寨鄉還深入貫徹市委、區委“9+2”“1+1”幫扶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產業發展,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局。2020年敖寨鄉無償援建沿河夾石鎮菌棒40萬棒,幫助兄弟鄉鎮發展食用菌基地110畝,并派出食用菌專家指導接種、發菌、養菌和出菇等后續管理,與夾石群眾一道攜手奔向小康路。
“小菌棒”搞成“大產業”
圍繞做大產業,敖寨鄉還多方合作,借風行船,先后引進榮忠農業和侗菇菌業等6家龍頭企業,搭建起產業園區食用菌技術、市場、管理合作交流平臺。
突出農業技術培訓,敖寨鄉充分發揮敖寨設有銅仁學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優勢,組織“博士后進農村”實地培訓活動,加快培育一批農業產業方面的種植及管理人才,為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提供人才保障。
此外,萬山敖寨鄉與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合作,在敖寨鄉建立了銅仁市職業學院產學研基地,作為學院產學研的教育實踐基地。按照合作協議,學院專家定期到產業基地進行實踐指導,并通過線上平臺匹配專家,幫助解決食用菌生產管理問題。
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圍繞“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”的工作主線,敖寨鄉立足食用菌產業發展實際,積極招商引資,并最終與理華集團就“中華山村食用菌生產項目”簽訂合作協議。項目預計總投資6000萬元,規劃流轉土地800畝左右,用于食用菌研發中心、菌種廠、烘干廠、包裝廠、交易中心、種植示范基地等農業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和循環農業種植項目,為食用菌提檔升級鋪好了路子。
短短幾年時間,萬山敖寨鄉食用菌總產量已突破4600噸,其中香菇產量750噸,平菇產量3057噸,木耳產量800噸,羊肚菌產量50噸,產業規模穩步擴大。
“小菌棒”搞好“大品牌”
敖寨鄉在抓好產業基地建設和農產品品質提升的同時,還鼓勵各食用菌企業,健全銷售渠道、擴展銷售網絡,闖出“敖寨食用菌”品牌。
2020年,萬山敖寨食用菌在遠銷懷化、貴陽、長沙、蘇州等國內市場的基礎上,又走出國門,香飄中亞五國,敖寨食用菌品牌再一次叫響。
圍繞做優食用菌產業,萬山敖寨鄉還持續推動羊肚菌產業規?;?、品牌化,先后與銅仁市龍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等簽訂了羊肚菌種植協議,累計發展羊肚菌種植面積達800畝,成為“全省最大規模集中連片羊肚菌生產基地”“全市最大羊肚菌生產基地”,形成看木耳知梵天菌業,看香菇知裕國菌業,看羊肚菌知敖寨的銅仁食用菌三足鼎立之勢。
從小規模分散種植,到基地化生產,再到出口創匯。如今,敖寨食用菌產業已經發展為支撐敖寨鄉“全國農業產業強鎮”建設的重要支柱。(段凌瑞)